精品课堂第二课 | 从特金会“第二次握手”,看中朝关系的“下一站”

浏览量:2889   / 时间:2019-03-07

01

几个小时之前,一列火车载着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缓缓停靠在河内的站台上。温暖如春的河内,空气里弥漫着躁动和期待。在那里,特金的“第二次握手”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吗?

事实上,对于特金的第二次面晤,早在2月24日,BU主办的《看十年》第二课“中朝关系的下一站”中,主讲嘉宾、中朝问题专家沈志华先生就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和点评。
在讲演开始时,沈志华就打趣说,作为一个历史学家,只会针对档案和史实做出评论,所以很难对所谓的“下一站”做出点评。
话锋一转,沈教授也指出:一向封闭的朝鲜带来了很多神秘感——目前的朝鲜不像金日成时代,双方交往密切,留下很多文件可供研究。现在的朝鲜,连使用的教科书都不许出国,属于盗窃国家机密。“金正恩很神秘,很多事情出乎预料,比较难判断。”他说。
 02
01
中朝关系的发端和变化 

中朝关系很敏感,我研究朝鲜战争20年,所有这方面资料比较清楚。从历史的角度和一些现状做一个推断。所有事情发展都是各方合力的结果。
 03
一般人认为,中国对朝鲜事务的影响力很大。其实是错误的,1950年,中国出兵朝鲜期间,中朝关系其实很紧张。报纸宣传上,当然是鲜血凝成的友谊。
其实,也没有错,在基层,中朝军民打成一片。但高层分歧矛盾很大。第三次战役结束,当时彭德怀审时度势,命令停止进攻。金日成内心很沮丧,他认为如果大军继续南下,就能实现朝鲜统一。
朝鲜战争结束,中朝关系一度非常冷淡,中国大使两年没上任,在外交上很不正常。这说明两个国家关系出问题了。
金日成去世前,中朝关系维持同盟关系,私交很好。毛说,不要算经济账,算政治账。账单一方,要什么东西,装车就走。比如,邢台刚刚兴建好的一个纺织厂,拆了直接装到了朝鲜。
04
1985年后,中韩关系开始了新的发展。邓说了一句,我们队朝鲜政策要调整。1985年的国际大背景是中苏关系的正常化。苏联威胁一消除,朝鲜地缘政治地位随之下降。

02
中韩建交,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
 
1990年10月14号,金日成要求见邓小平,在沈阳会谈时,他强调无论如何不能跟韩国建交。邓说:没问题,我们就做点生意。现在做生意有困难。我们要建立贸易代表处。
05
实际上,中国成立了促进中韩发展委员会。贸易代表处的建立就是外交层面的,是双方官方关系的起点。
而中韩是朝鲜的根本底线。在朝鲜看来,“一个中国”和“一个朝鲜”是同等且对等的重要问题。就像我们坚持的:任何国家不能和台湾建交一样,对于韩国,朝鲜也持这样的态度。
随着后来的中韩建交,无论中朝都不愿意宣布同盟关系的破裂。邓小平清楚,中朝不在一条船,但中国走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朝鲜走的道路完全不一样。

06

回到现在。我觉得,在朝鲜半岛问题上,原来主要是中-苏-朝三方博弈;现在是中美朝形成的三角形,其力量变化影响着格局——任何两方接近,都会缩小第三方的外交关系和空间,反之亦然。


03
“姓社”“姓资”不讨论清楚,会迷失方向

中朝关系的分裂是必然的:毛泽东时代的中朝关系处于一个革命和战争的年代,所有的出发点都是革命和战争。
邓小平时代,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。对于时代看法不一样,方向也就不一样。改革开放就是搞经济建设,前提就是和平发展。
07
1991年夏天,金日成最后一次来华访问,那时,邓小平对他说:下次你来,我带你看看我们的深圳。其意思就是说,让你看看中国改开的成功。朝鲜只要开放,很快就能发展起来。但金日成没有接受。

2015年,我采访戈尔巴乔夫,问他,你搞改开不成功,但中国搞成功了。为什么?他说,苏联提出改革比中国早,但方向错了,我们把资源集中在加强国有制,实行赶超战略。结果越搞越穷。

08

今天的中国已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深度介入国际体系;最重要的是,与曾经“强行推销”意识形态的苏联不同,今天的中国积极对意识形态分歧进行管控,不搞意识形态结盟,不搞模式输出。

04
中美关系对中朝关系的影响

不得不承认,目前中美关系紧张,特朗普与朝鲜高调互动,中国有点被动。美国对华政策会进一步影响美朝关系、中朝关系,中日关系乃至中韩关系。所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到底怎么结局,这里我们不做猜测。
但是,如果联合国要制裁朝鲜,中国放水,谁制裁没用。关键一点是:中国自己要走什么路?把朝鲜往哪引?今年的变数很大。
09
影响中朝关系因素很多,期间是各种力量的合力。朝鲜已经习惯了在地缘政治的夹缝里,“利用大国做小国”。未来,同样存在好几种可能性。我个人看法,最好的结果是朝鲜弃核,跟着中国搞改革开放,中国可以给他提供经济援助和安全保障。
我对中美关系做一个判断:中美不可能开展冷战。如果,中美领导人互不让路,坚持主张不妥协。早晚两国会发生碰撞。但那是不是就是冷战呢?我们要从冷战的概念来分析:美苏双方 你死我活。是革命,是两种制度的互相排斥,互相替代。
美苏的战略对峙,其实质一边是革资本主义的命一边是必须消灭社会主义。但中美不是这样。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关系。且现在双方的政治制度跟当年苏美竞争时不一样。里面有包容性和相当的变化。所以,中美关系要缓和,不能搞极端对抗。
现在的状态是美中关系紧张,将长期对峙,这很有可能。然而,中美真正发生冲突,谁会跟着美国干?中国如果发生动荡,就是亚洲乃至世界的灾难。美国也跑不了。
就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而言,在现阶段的中国与美国之间,更具备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条件和基础,只要头脑冷静,处置得当,完全有可能避免落入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避免进入新的“冷战”。

在历时4个小时的讲座中,沈教授所分享的干货满满,互动环节嘉宾们同样积极热烈。此文,我们只能从中汲取出一些重要的观点,供大家参考。


10

1215

现场互动,观点大爆炸
- END -